布兰卡与吉他手:街角邂逅的旋律与灵魂
黄昏的街角总有些故事在酝酿。布兰卡第一次遇见那个弹吉他的人,是在地铁出口的锈红色消防栓旁。他总穿一件褪色的牛仔夹克,指尖在琴弦上翻飞,像在解开某种无形的锁。而她习惯驻足第三根路灯下,用鞋尖轻叩节拍,仿佛这样就能把散落的音符串成项链。
起初他们并无交集。吉他手低头调音时,布兰卡会假装翻找背包里的钥匙;当他开始弹《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》,她又会偷偷把硬币丢进琴盒,金属碰撞的脆响刚好卡在副歌的休止符上。直到某个雨夜,他忽然用沙哑的嗓音唱起一首关于候鸟的歌,布兰卡才发现自己的围巾早已被泪水浸透。
后来路人常说,那个女孩成了吉他手唯一的听众。她带来皱巴巴的乐谱,他则教她如何用掌心感受共鸣箱的震颤。琴声时而像暴风雨中的船,时而又像被阳光晒暖的溪流。没人知道布兰卡口袋里揣着乳腺癌诊断书,正如没人注意吉他手无名指上有一圈苍白的戒痕。
最后一曲是在初雪降临的傍晚。他弹了《泪洒天堂》,而她放下一个信封,里面是卖掉长发换来的新琴弦。警察次日发现吉他盒躺在长椅上,琴谱背面用铅笔写着:“旋律比生命更顽固。”
如今消防栓旁长出了野蔷薇,偶尔有醉汉踢到空罐头,叮咚声像极了走调的泛音。